正在阅读:省媒最新消息:做大济南,北跨齐河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大城小事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省媒最新消息:做大济南,北跨齐河!

转载 2019/12/22 08:06:51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齐河资讯 作者:admin2 6204 阅读 0 评论 539 点赞



本文转载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2月18日发布的媒体通稿,原文标题《强省会时代(三)丨拼命做大的济南合肥,对周边城市意味着什么》。

【图说:今日的济南,有着做强做大自己的迫切愿望】

在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中,入围的山东城市有15个,比只有13个的江苏、11个的广东、8个的浙江还要多,但在最重要的TOP10中,和前几年一样,同样没有一个山东城市。群山无峰,成了外界对山东普遍的看法。某种意义上,这些年山东的存在感还不如四川,正在于济南相对成都,缺了存在感。

【图说:GDP百强城市区域分布图】

这也让济南做大自己的欲望。大动作也接二连三,2016年12月,李清照的故乡,以泉水和大葱出名的章丘,撤市设区,境内有孔子闻韶台遗址的济阳,也在2018年,变成了济南的一个区。

相比而言,因为章丘、济阳早就属于济南,它们身份的改变,还不足以让人震惊,2019年初向东合并了与它同为地级市的莱芜,就看出济南的迫不及待。但是,这不是终点。

近三十年来,济南还在矢志追求齐河——这个紧邻济南的县城,不论是从人口规模(总人口78万)还是地域面积(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),都比济南现在所辖的商河、平阴、济阳大的多。更重要的是,作为山东省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员,齐河还是全国百强县市,在“2019年全国百强县市榜单”中位列第77位——如果能吞下齐河,一定会使得济南的GDP更好看、城市人口规模会更大、各种排名会更靠前。

【图说:齐河位置图】

但是,以扒鸡出名的德州肯定不同意——今天,在山东省只比聊城、滨州、菏泽好一点的德州,需要靠齐河撑住面子。

不过,在全省举全力做大省会的当下,有消息说,德州不仅要拱手相送齐河,而且还有同为百强县市的禹城,以及临邑。这让济南在东拓的同时,能顺利实现“北跨”战略。

和济南的举动相似的还有合肥。2011年,此前还只是皖中小胖子的合肥,与芜湖、马鞍山三分巢湖,并拿下了最大的一块蛋糕——虽然这让巢湖陷于了三头治理的乱局,但合肥的GDP,由于巢湖市区(新设县级巢湖市),以及庐江的加入,自此就像开挂一样,遥遥领先,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排名中,2017年位居第九,身后正是济南。次年,两者的位置颠倒,加上福州的发力,济南排名不动,合肥则是十一。

这种狂飙突进,足够让济南、合肥感到“骄傲”,只是,也难免会给很多周边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。

除了和济南邻近的德州,南宁附近的柳州,以及武汉上游的十堰(抢夺汽车产业),当然也包括吾球君的老家,夹在安庆和合肥之间的桐城。

【图说:桐城位置图】

在合肥还不曾强势之前,这个归属安庆,以桐城派闻名的文都,还将自己的人生创造得相当辉煌。尽管资源匮乏,但靠着聪明的大脑,以及“走遍千山万水、吃尽千辛万苦、说尽千言万语、历经千难万险”这一“四千四万”精神,它硬是在改革开放中市闯出了一条生路,并创造出了民营经济的奇迹。

与此同时,穷不丢书,富不丢猪,让桐城的教育也名声在外,从百年名校桐城中学,就走出了近十位院士。

吾球君当年在桐城中学读书时,安庆当地的太湖、望江有学生到这里求读,班上还有来自合肥的同学。他们看重的是这里的教育资源,以及勤奋好读的学风。当年安徽高考曾流传有“安徽看安庆,安庆看桐城”的俗语。

然而,随着省会的发力,以前能留存下来的优秀老师,开始外流。

今天在深圳利和兴股份任职高管的师弟戴福全对此便感同身受。他记得有位数学老师被挖到了合肥一中,而有位语文老师,则去了衡水中学的合肥分校——尽管衡水离合肥十万八千里,但是它们还是将魔爪伸向了这里。

生源也同样如此。他的表妹中考考进了桐城的另一所名校——天城中学,但最后还是去了这所分校。更多的优质学子,则被合肥一中、八中给撬走。

尽管这些年桐城的教育投入已然不少,但是在财大气粗的合肥面前,还是无力抗衡。

更多从桐城走出去的人才,也四散在各地,即使回安徽,首选也是合肥。

可以说,这些年来,夹在安庆和合肥之间,桐城对省城的虹吸效应体会得尤其深刻。但是桐城却又不能对合肥选择冷漠以对。

首先是安庆自身的不争气。在安庆于1958年彻底让出安徽省会地位之后,这个昔日的长江五虎之一,多年来一直萎靡不振,无法对其所辖县区有所补益。

让人对安庆还有些遗憾的是,它再往西,就是经济不太发达的中部地区,像九江、黄石,以及麻城,不像合肥,对接的是富饶的长三角地区。经由合肥,还可以北上京城,南下广州,东连苏杭,西接武汉。

更重要的是,省会的一家独大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周边城市的发展空间,但新的趋势也显示,省会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,溢出效应隐约显现。

比如城市生活和创业成本的提升,压迫一些产业外迁。与此同时,当省会城市做大规模之后,也将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提升,像某些省城的“腾笼换鸟”,让很多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,以及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,都面临着外迁的结局。

尽管合肥还在发展过程中,吸血大于输血,但是谁也不敢放弃靠近合肥的机会。今天的桐城,身属安庆,但对合肥早已芳心暗许。在当地的朋友圈中,关于桐城要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呼声此起彼伏——在它们看来,桐城需要“肥肥”为自己的发展续力,“肥肥”同样也需要省内的这块民营经济高地,而且,经由桐城,合肥可以通江(长江)达海,从一个内陆城市,变成沿江城市。

【图说:桐城的飞地——美丽的鲟鱼镇正地处长江之滨】

但让桐城在爱的同时,依旧生恨的是,合肥还没有足够大的实力,辐射到更多的地方,而安庆也不会心甘情愿放弃桐城,相反对桐城暗涌的“离心”保持着警惕。这也导致近些年来,安庆对桐城的支持力度,逊色不少。

这无疑是一场基于各自利益考量的博弈。只是谁也不知道,省城这块蛋糕会做得有多大,自己到底能吃上几口?

不管如何,在这个由单体竞争逐渐过渡为城市群竞争的时代,抱团取暖已成了显著特色。对每个有志向的城市来说,融入到由强者领导的“集体生活”是必然的选择。

但在这中间,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,要和核心城市在发展上保持错位,或者补位,而不是同质化竞争。

更重要的是,在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一个没有内在的城市,即使和省会靠得再近,也是烂泥扶不上墙。且在产业链条中,只能沦为没有话语权的末端。

近千年来,中国的城市此起彼伏,但谁也不希望成为消失的那一个。
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